top of page

【聖艾智德】和平使者

  • 作家相片: David K Y Li
    David K Y Li
  • 2021年1月7日
  • 讀畢需時 1 分鐘

刊登日期: 2021.01.01

聖艾智德團體在當代世界局勢中,體會到戰爭是貧窮之母。因此,團體明白愛護窮人便要為和平服務。然而,團體選擇「軟弱中的力量」,就是以祈禱和友善的遊說,為能達致雙方的對話和談判,以下是一些實例: 非洲莫桑比克的經驗:1975年莫桑比克獨立以來,政府與反政府游擊隊之間發生了持續十多年的內戰。聖艾智德團體提出調解,邀請雙方代表在羅馬聖艾智德團體總部談判。經過兩年多的耐心傾談,談判終於成功,且在1992年10月4日在團體總部簽訂和平協議,結束當地長期的內戰。................... 閱讀更多 ....................



下載網址 :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拉特朗大殿洗禮堂 修補五世紀馬賽克壁畫

(綜合天美社╱本報訊)羅馬聖若望拉特朗大殿的「洗禮堂」近期復修馬賽克璧畫,工作人員在保留昔日物料的同時,也借助當今工藝去修補丟失的部份。 「洗禮堂」建於公元440年,位於大殿後方,是羅馬初期唯一的洗禮場所。 ................... 閱讀更多 ...

 
 
 
【義筆容辭】和平的四大支柱

聖教宗保祿六世於1968年將天主之母慶節訂為世界和平日,為推動世界和平許下承諾和冀盼。他認為這個傳統有助教會在祈禱及默想之中,滋養渴求和平的恩典,因聖母瑪利亞是促成基督降臨的恩寵之開端,基督則是宣布和平的福音之活見證。之後歷任教宗於該日都會發表《和平日》文告,這些文告大多以...

 
 
 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