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吾愛讀書】用文字塑造香港〔作者︰陳婉君 〕
- David K Y Li
- 2021年1月6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作者: 陳婉君
刊登日期: 2021.01.01
主曆: 主顯節
「他們靠每天造字過活,並會使出看家本領,透過寫、貼、髹、劃、鋸、噴、屈、拉等方法,在我們的字型城市裡,為貨車、馬路、後巷、橋底、石壆、大型花牌、膠片或霓虹廣告及電視娛樂節目添上人文色彩。」 《香港造字匠》繼《我是街道觀察員》、《霓虹黯色》之後,是作者第三本觀察香港街道特色的書籍。本書一共介紹了七種字型,包括貨車字、馬路字、花牌字、霓虹燈字、電視標題字、膠片招牌字及牆身廣告字,這些既熟悉又親切的字,每天跟我們擦身而過,滲透在生活的不同層面中,就是這種既遠且近的距離,我們往往會忽略它們的存在。如果我們願意走近欣賞的話,會發掘到造字匠背後的故事和看法,甚至了解到香港本土造字匠的美學與工藝造詣、人文精神及其社會功能等涉及不同範疇的社會意義。 戰後的香港社會蕭條,人們生活艱難,人浮於事,為了謀生習得一門技能是必須的,這些造字匠的共通點就是為了搵食。貨車字工匠楊佳說:「這些書法字(宋徽宗體)多麼瘦削,就算你寫得多好,也是沒有用!『搵唔到食』。有時為了『搵食』,就要學一些『搵到食』的書法。」渠王嚴照棠寫遍天下無盡處, 收過不少罰款告票,他說:「成個地球都給我畫過啦!他們叫我街頭藝術家?咁大頂高帽給我?我只是為了搵食啫!」為了生活你可以去到幾盡?他們為了養家糊口,傾盡心思,爭取每一個機會,不怕面對失敗,充份地反映出香港人的那份堅毅、刻苦耐勞、逆境自強的拚搏精神。................... 閱讀更多 ....................
下載網址 :
Comments